首页

婉慈初九调教全集下载

时间:2025-05-29 16:20:50 作者:中央气象台:华南等地仍有较强降水 局地有雷暴大风 浏览量:72043

  “这个有日期没有?”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途中来到服务区的一家小超市,他拿起一包“沙琪玛”,询问服务员商品生产日期。

  “有的。”年轻的服务员回答果断,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日期标注的具体位置。

  “绝对有”“我说有它就有”“没有日期我们不会上货的”,一时没找到日期的服务员,微皱眉头,但是回答依然干脆。

  “找不到啊。”习近平微笑着说。

  “在这里嘛!2015年2月12日,保质期10个月。”找到商品日期的服务员很兴奋,看到商品在保质期内,习近平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段简短的对话,习近平问得仔细,服务员答得自信。

视频:习近平高速路旁看超市 关注食品保质期来源:央视网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习近平的心头大事。

  2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提出开展治理“餐桌污染”,经常亲自到市场检查物资供应和食品安全问题。有人问他,一般说领导都会抓大放小,但您为什么会从一张小小的餐桌开始抓起呢?他的回答是,民以食为天,所以老百姓的餐桌可不是小问题。

  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对食品安全的关切一如既往。

  十年前,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鲜明提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十八大以来的地方考察调研中,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一直都很“较真”。

  在北京了解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时,他问“地沟油哪去了?”“没有去搞麻辣烫吧?”

  在河北张家口的一家婴儿乳品企业,他对食品安全连提四个“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在贵州贵阳考察时,他在一家超市的熟食区叮嘱:“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标明生产日期,不能卖过期食品。” 在冷鲜区,他又询问冷链储运情况,要求对当天没卖出去的冷鲜肉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

  食品安全,一头连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一头连着质量强国的国家战略,既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十八大以来,从食品安全法大修,到两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实施,再到食品安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体系更完善,措施更有力。

  2022年10月,二十大报告将食品安全列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板块进行专门部署。

  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是家事也是国事。

  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雪瑶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部:马朝旭副部长代表中方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

目前,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运营,HADO已风靡全球,在4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500万人的运动爱好者。2020年HADO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经在深圳、杭州、长沙、厦门、上海等地成功运营。(记者 张亨伟 制作 徐妙巧)

与“北极鲶鱼”爷爷一起被通报的,还有他

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焦点在于提高各层级产业竞争力。当今世界,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持续创新,通过创新源源不断地产生领先的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和新商业模式,以及开拓出新的市场;二是降低成本,通过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所有可能产生的成本来获得优势;三是绿色发展,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直接影响到创新和降本的成效。产业基础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既能够为基于产业基础之上的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条件,又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基础自身的创新活动,使其充满创新动力和活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有利于全面降低产业活动的各类成本,尤其是能够通过简化、重整产业组织关系来减少交易成本,为各层级产业降本增效提供开放的、动态的支撑。我们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同样需要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国台办:台湾方面须给遇难者家属和两岸同胞一个明确交代

蕉城区作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大黄鱼)优势区,在2008年被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称号。2023年,蕉城区大黄鱼养殖产量6.51万吨,产值达25.52亿元,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

它应是早期佛寺的一种形式,在汉代的殿阙式建筑里增添西域佛塔里的中心柱,高耸的塔刹则伸出屋顶,外形有塔刹与殿阙组合,内里有中心柱加两坡屋顶的组合空间,成为一座有塔又有小型讲堂的组合佛寺,将塔与寺组合成为一座整体建筑。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近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了2024年北京杨柳飞絮相关预报。按照预测,2024年杨柳飞絮第一次高发期将出现在4月12日-18日,主要影响五环内城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毛白杨;第二次高发期在4下旬至5月上旬,区域为城区和平原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欧美杨、青杨、垂柳及旱柳;第三次高发期在5月中旬,主要区域为山区。5月中旬对城区影响基本结束,飞絮持续50天左右。杨柳飞絮会引发人体哪些部位过敏?如何防护?记者邀请专家详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